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 便是他本
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 ,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若是从兄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即是事亲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矣;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即是从兄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矣。故致得事君的良知,便是致却从兄的良知;致得从兄的良知,便是致却事亲的良知。不是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却须又从事亲的良知上去扩充将来。如此又是脱却本原,着在支节上求了。
良知只是一个,随他发见流行处,当下具足,更无去来,不须假借。然其发见流行处,却自有轻重厚薄,毫发不容增减者,所谓『天然自有之中』也 2 。虽则轻重厚薄毫发不容增减,而原又只是一个。虽则只是一个,而其间轻重厚薄,又毫发不容增减。若得可增减,若须假借,即已非其真诚恻怛之本体矣。此良知之妙用,所以无方体,无穷尽,『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者也 3 。
恻怛(dá):恻隐之心。
语见朱熹《大学或问》所引程颐语。
语见《中庸》第十二章。良知只是一个天理的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就是他的本体。所以致此良知的真诚恻怛去侍奉父母就是孝,致此良知的真诚恻怛去尊敬兄长就是悌,致此良知的真诚恻怛去侍奉君主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只是一个真诚恻怛。若是尊敬兄长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便是侍奉父母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侍奉君主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便是尊敬兄长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所以致得侍奉君主的良知,便是致尊敬兄长的良知;致得尊敬兄长的良知,便是致侍奉父母的良知。不是侍奉君主的良知不能致,却要在侍奉父母的良知上扩充出去。这样就是脱却本原,执着在枝节上寻求了。
良知只是一个,随他发见流行处,当下具足,没有过去与将来,不须假借。然其发见流行处,却自然有轻重厚薄的分别,毫厘不容增减,所谓“天然自有之中”。虽然有轻重厚薄的分别毫发不容增减,但原本又只是一个。虽然只是一个,而其间轻重厚薄的分别,又毫发不容增减。如果是可增减,可假借,就不是真诚恻怛的本体了。这就是良知的妙用,所以没有方体,没有穷尽,所以“说大天下莫能载,说小天下莫能破”。
赏析与点评
阳明此处强调“发用流行”或“发见流行”等良知存在的基本特征,告诉人们良知不是抽象的存在物,而是即刻当下、见在具足的存在,因此致良知工夫就应落实在“发用”上去做,当然这并不是说,工夫可以脱离本体,而是说本体必落实为工夫。
- 绿色节能产品有哪些?绿色产品打造节约生活[图]
- 泽儿看书天分高而文笔不甚劲挺又说话太易举止太轻此次在祁门为日[图]
- 作揖是什么样的礼仪?[图]
- 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 便是他本[图]
- 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图]
-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图]
- 浑可事都是等闲之事可事小事寻常之事长安本指汉唐都城长安此处借[图]
- 古人称贵人大多都善于识人是因为他们阅人无数的缘故张邓公任职殿[图]
-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不远复阳灭于坤道而复于《复》比较[图]
- 万乘(shènɡ)万辆兵车指拥有强大军队的国家乘战车每乘包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