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妇”指坚守贞节绝不改嫁的女子;“烈女”指为了免受侮辱而自
“节妇”,指坚守贞节绝不改嫁的女子;“烈女”,指为了免受侮辱而自杀殉节的女子。自南宋之后,“节妇烈女”尤为社会所颂扬,“节妇”与“忠臣”和“孝子”共同成为人们所当遵奉的楷模,而这三者正是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相对应的。到明清时期,社会上的节烈观发展到极端,以致各地争相以树立贞节牌坊为荣,这也为官方所大加鼓励。清代《礼部则例》规定,“节妇”为“自三十岁以前守至五十岁,或年未五十而身故,其守节已及十年,查系孝义兼全厄穷堪怜者”,以及为夫守贞的“未婚贞女”;“烈女”包括“遭寇守节致死”,“因强奸不从致死,及因为调戏羞忿自尽”,以及“节妇被亲属逼嫁致死者,童养之女尚未成婚、拒夫调戏致死者”,等等。
每年各地方的族长、保甲长都要向官府公举节妇烈女,而各级官府也都要给予相应的表彰。京师、省府和州县都修建有矗立大牌坊的“节孝祠”,被旌表的妇女被题名于坊上,死后设位于祠中,每逢春秋供人祭祀。官府还特别发给本家三十两“坊银”为其建坊。节妇烈女的名字还会被列入正史和地方志,而其节烈事迹特别突出的,甚至会得到皇帝的“御赐诗章匾额缎匹”。当时所盛行的《女学》《教女遗规》《女学言行录》《女范捷录》等教育女子的书籍中也大肆宣扬贞节观念。这些举措把对节妇烈女的崇尚推至了极点,成千上万的妇女或自愿、或被迫地因此而终生寡居,甚至以身殉夫。
跪拜礼是什么样的礼仪?
跪拜礼的产生源于古人席地而坐的方式,因为汉代以前,并没有专供坐用的椅、凳之类,人们坐的时候是两膝着席,将臀部压在脚后跟上。以这种方式而坐,遇到需要向他人表示敬意或致谢的时候,就将臀部抬起来,也即是呈现跪的姿态,然后再俯身向下,这也就是跪拜礼的由来和其基本形式。原始的跪拜礼很简单,后来成为一种正式的礼节之后则变得繁复起来,并且发展出了诸如“九拜”等多种跪拜方法,应用范畴也扩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九拜是什么样的礼仪?
- 绿色节能产品有哪些?绿色产品打造节约生活[图]
- 泽儿看书天分高而文笔不甚劲挺又说话太易举止太轻此次在祁门为日[图]
- 作揖是什么样的礼仪?[图]
- 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 便是他本[图]
- 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图]
-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图]
- 浑可事都是等闲之事可事小事寻常之事长安本指汉唐都城长安此处借[图]
- 古人称贵人大多都善于识人是因为他们阅人无数的缘故张邓公任职殿[图]
-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不远复阳灭于坤道而复于《复》比较[图]
- 万乘(shènɡ)万辆兵车指拥有强大军队的国家乘战车每乘包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