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黔东南KTV招聘网 > 黔东南热点资讯 > 黔东南励志/美文 >  诗人说“东风已吹遍大地呀独独贫苦的人家没有春天我背着柴草从花

诗人说“东风已吹遍大地呀独独贫苦的人家没有春天我背着柴草从花

2022-08-19 02:52:09 发布 浏览 687 次

诗人说:“东风已吹遍大地呀,独独贫苦的人家没有春天。我背着柴草从花下经过,听到莺声燕语,却觉得也像是在讥笑我这苦命的人。”

笑贫是多数人的通病,甚至有“笑贫不笑娼”的俗语,有“势利眼”之说。他们的眼里只看得见权势金钱,别的什么也看不见,早就没了同情心。贫苦的人衣衫破烂、形容潦倒,也就常常遭到白眼、讥笑、欺侮。他们的心浸在苦水中,那里感受得到春天呢?他们平日不知受了多少讥讽,多少委屈,甚至迫害,所以现在听到燕语也觉得是在讥笑自己。

贫苦的人因此就特别畏人,大诗人杜甫对这一点就体会得特别深刻,读他的《又呈吴郎》常常让人感动流泪: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诗人说:“吴老弟呀,我草堂前的枣子你就由着西边的邻居打吧,她是一个没有饭吃没有儿子依靠很孤苦的人,还是个女的!你说她不是因为穷困到极点,怎么会来偷偷打你的枣子呢?只怕她恐惧害怕,你反倒要对她亲切一些呀。即使她因为看见远来而陌生的你,就防着你,这是有点儿多心了;不过你一搬来,就插上稀疏的篱笆,却搞得真的像要防她似的,这是不是有点过头了,有点太认真了呀。你看现在都是什么年代呀?那个妇人曾跟我说过,她因为赋税的征求都贫穷到骨子里头了。再看看你我,我不是背井离乡、你不是也还要借住我的房子才得以安身!这仗还在打,还不知什么时候能结束,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不知还有多少更可怜更遭罪的人,哎,想到这些事呀,我就不由得流眼泪,连衣服都打湿了。”杜甫不仅深刻体会到邻居妇人的痛苦,还劝吴郎对她好一点。他还因为同情战乱中更痛苦的人,担心着国家的命运而落泪——这就是仁者的胸襟。

罗与之显然是受到杜甫影响,与杜甫同类的人,所以他能深切感受到负薪者心中的苦涩。而且他表达得也很成功。

首先他给诗歌定了一个好题目,本来是写春天这一美好季节的,他却题名《商歌》。其次,对比用得好,练字练得精。“满”和“独”,对比鲜明,无可替代。试着换成“来”“却”二字,力量就差远了。而“春”字既是自然的春,也暗示贫者心中感觉上的春,一语双关。三是景物细节和人物心理细节提炼得好。“负薪”者衣衫褴褛汗流浃背,与春花灿烂莺歌燕语,细节对比鲜明;而心理上觉得鸟儿也讥人的感觉,实在是体验得深。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位于唐代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高三层,前瞻中条山,下瞰黄河,鹳雀常栖楼上,故名。

穷:尽。目:指视力。意谓欲穷尽目力,看得更远。

【评析】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绛郡(今山西绛县),王之涣即出生于此。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后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家居十五年,起为河北文安县尉,天宝元年(742)卒于任所。靳能在墓志铭中称王之涣“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可以想见其人品风采。

这是一首登楼而作的小诗,但写景雄奇壮丽,寓意深厚高远。气象阔大,催人向上。首二句写登楼所见之景,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咫尺万里,涤荡人心。诗人登楼远望,只见一轮落日缓缓沉入连绵起伏的群山,而奔腾咆哮、滚滚而来的黄河一直向远方奔流过去,奔向苍茫的大海。“白”字再现了落日的光景与颜色,“依”字如见落日缓缓下沉的轨迹,“入”字则显出黄河奔流直到远方、直到看不见的地方终汇入大海的情貌。让人如临其地,如见其景,胸襟为之一开。特别是后一句,把当前景与意中景融合为一,画面更增加了深广度。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