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在正德八年到滁州督马政,从游学者甚多。
迩来:近来。一个朋友静坐时有所发现,便急忙跑去请教阳明。
阳明说:“我之前在滁州时,看见许多学生大多在知解口耳方面的异同上下工夫,这对内心而言是没有帮助,所以我暂且教他们静坐。一时间,静坐便看见了良知的光景,颇能收近期之效验。时间长了,渐渐地有喜静厌动而流入枯槁的弊病,或有人用力于玄妙解释和觉悟,只是耸人听闻而已。所以我近来只说致良知。良知如果明白,任凭你去静处体悟也好,任凭你去事上磨炼也罢,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这就是学问的头脑。我这番话自滁州到现在,也改正过好几次,只是‘致良知’这三个字没有弊病。”
167/263
一友问:『功夫欲得此知时时接续,一切应感处反觉照管不及。若去事上周旋,又觉不见了。如何则可?』
先生曰:『此只认良知未真,尚有内外之间。我这功夫不由人急心,认得良知头脑是当,去朴实用功,自会透彻。到此便是内外两忘 ,又何心事不合一?』
语见程颢《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河南程氏文集》卷二)一个朋友问:“做功夫时,如果想让这个良知时时接续不间断,但一旦应对具体事物,反而觉得照应不到,如果在事物上去周旋,又觉得良知不见了。这要怎么办才好?”
阳明说:“这只是因为还未真切地体认到良知,还有个内外的分别。我这良知的功夫不要人急功近利,认得良知这个头脑,就应该去着实用功,自然会透彻地理解。到此就会内外两忘,又哪会有心事不一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