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第29条注3。
动容周旋:“动容周旋(举止、仪容和进退揖让)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孟子·尽心下》)
从心所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个月舒柏有“敬畏会妨碍洒落”的疑问,刘侯有“入山养静”的问题。
阳明说:“君子所说的敬畏,不是恐惧忧患的意思,而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意思。君子所说的洒落,不是旷荡放逸的意思,而是心体不受物欲拖累,无入而不自得的意思。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天理的昭明灵觉,就是良知。君子戒慎的工夫,无时无刻,天理常存,而其昭明灵觉的本体,自然没有昏蔽,自然没有牵扰,自然没有愧疚。动容周旋都能合乎礼,从心所欲而能不逾矩,这才是真正的洒落。是洒落生于天理的常存,而天理的常存生于戒慎恐惧工夫的不停息。谁说敬畏的心反而会成为洒落的拖累?”
对刘侯说:“君子养心的学问,就如好医生看病,只须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斟酌是补还是泄,其目的在于去病而已。起初并没有一定不变的药方,一定要使人人都服用。如果遁入穷山,离世索居,摒弃思虑,这样恐怕会养成空寂的毛病,虽然不想落入空寂中去,恐怕也不可得。”
《阳明先生遗言录》
本篇导读
《遗言录》上下两卷,今仅见嘉靖二十九年(一五五〇)闾东刻本《阳明先生文录》附录(日本、台湾有藏)。两卷分别为黄直、钱德洪纂辑,均由曾才汉校辑,共有一百一十条组成。经与阳明其他文献校核,实际所存阳明佚文达三十八条。该本实为钱德洪刻《传习续录》的主要底本之一,但德洪根据自己的选择标准,删其三分之二。在被删的这些阳明语录中,有些文献价值很高,可弥补或纠正某些史实的阙载或误载,例如有关阳明早年“格竹”事件,《阳明年谱》系于阳明二十一岁时,现据《遗言录》所载,当知该事件发生在阳明十五六岁左右;又如关于龙场悟道也有生动记录,这是阳明在“履险处危”之际,经历了一番“困心衡虑”的生命体验之后,才“豁然见出这头脑来”,顿时觉得“真是痛快”,甚至不禁“手舞足蹈”起来,而且阳明还信誓旦旦地宣称,他重新发现的良知学乃是儒学史上“数千百年”来隐秘不露的“天机”,至此“也该发明出来了”,足见其言之重、其信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