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太一宫:祭礼十神太一的观宇。南宋王应麟《玉海·太平兴国太一宫》:“兴国六年,司天楚芝兰言:按《太一式》有五福太一、天一、地一、直符、君棊、臣棊、民棊、四神、大游、小游,凡十太一,皆天之尊神也。五福所在之处无兵疫,人民安乐。凡行五宫,四十五年一移。”北宋东京共有四座太一宫,即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建成的东太一宫,仁宗天圣六年(1028)建成的西太一宫,神宗熙宁六年(1073)建成的中太一宫,徽宗政和八年(1118)建成的北太一宫。宋人高承《事物纪原·中太一》:“神宗熙宁初,即五岳观旧址营中太一宫。盖自仁宗天圣六年至熙宁五年壬子,四十五年,五福太一行綦,自黄庭宫移入真室之中,下临京者之中故也。”中太一宫建于真宗朝五岳观旧址之上。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辩证一》:“熙宁中,初营中太一宫,下太史,考定神位。予时领太史,预其议论。今前殿祠五福,而太一别为后殿,各全其尊,深为得礼。然君基、臣基、民基,避唐明帝讳,改为‘棊’,至今仍袭旧名,未曾改正。”据《宋史·礼志六》:“真室殿,五福太一在中,君基太一在东,大游太一在西,俱南向;延休殿,四神太一;承釐殿,臣基太一在东,西向北上;凝佑殿,真符太一;臻福殿,民基太一在西,东向北上;膺庆殿,小游太一在中,天一太一在东,地一太一在西;灵贶殿,太岁在中,太阴在西,俱南向。三皇、五方帝、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十日、十二时、天地水三官、五行、九宫、八卦、五岳、四海、四渎、十二山神等并为从祀。东西太一宫准此。”
?佑神观:此名为俗称,本作“佑圣观”。明人李濂《汴京遗迹志·寺观》:“佑圣观。有二:一在城内西南隅,马军衙桥之西,观前有积水,夙著灵异,正德初,改为大道宫;一在陈州门里,普济水门西北,金季兵毁。”据文中方位,此处当是指位于蔡河普济水门西北的佑圣观。
?明丽殿:清人周城《宋东京考·会灵观》:“在南薰门外东北普济水门西北。……初名‘五岳观’,观成,赐名‘会灵观’。……续置明丽、临水二殿。后皆毁于金兵。”
?奉灵园:东京的园林之一。在陈州门内西北,位于五岳观前,东边有凝祥池。
?九成宫:据《宋史·五行志四》,徽宗崇宁四年(1105)三月,“铸九鼎,用金甚厚,取九州水土内鼎中”。九鼎总共用铜二十二万斤,并以黄金装饰。九鼎告成,徽宗亲自作《九鼎记》,命名中央为帝鼎,东方为苍鼎,南方为彤鼎,北方为宝鼎,东北为牡鼎,东南为冈鼎,西南为阜鼎,西方为皛鼎,西北为魁鼎。并仿明堂,在汴京中太一宫之南建造九殿,专门用于安放九鼎,名为“九成宫”。宋人蔡絛《铁围山丛谈》:“崇宁甲申,议作九鼎。有司即南郊为冶,用中夜时,上为致肃不寐。至是,于寝望之,焚香而再拜焉,及既就寝,已仿四鼓矣。忽有神光达禁中,政烛福宁殿,红赤异常,宫殿于是尽明如昼,殆晓始熄。鼎一铸而成。乃取佑神观旁地,立九成宫,随其方为室,成九室以奠鼎。命鲁公(按,即蔡京)为奉安礼仪使。”为了庆贺九鼎告成,徽宗还下令演奏新制的乐曲。九鼎,据说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夏、商、周均以九鼎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力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宋徽宗皆在其列。然而,九鼎“奉安翌日,上幸九成宫酌献,至北方,曰宝鼎者忽漏水,溢于外。盖宝鼎取土于雄州界,刘炳谓‘非燕之正方,或者其谓是乎’,当时尤以为神,其后终于北方致乱”(《续宋编年资治通鉴》)。